帕金森病,这一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症状复杂多样,而“静止性震颤”作为其标志性表现之一,常常成为患者就诊时的首要线索,为何“静止性震颤”会成为帕金森病的典型特征呢?
静止性震颤,顾名思义,是在没有明显外因干扰下,患者肢体出现的节律性抖动,尤其在完全放松或静止状态下更为明显,这种震颤通常从一侧上肢远端开始,表现为手指像在搓丸一样做不自主的往返运动,随着病情的发展,震颤可能逐渐累及同侧下肢和对侧肢体,甚至影响到躯干、头部乃至下颌和舌部。
其发生机制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导致的纹状体多巴胺含量不足有关,这种不足使得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能系统功能亢进,进而导致丘脑外侧腹核和丘脑底核的神经元过度兴奋,最终引发静止性震颤,直接通路的兴奋性增强和间接通路的抑制作用减弱也是导致震颤的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静止性震颤并非帕金森病的唯一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等表现,在诊断帕金森病时,医生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全面症状和体征,以做出准确判断。
“静止性震颤”作为帕金森病的标志性症状之一,其出现提示了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深入理解这一症状的机制,对于早期识别、诊断及治疗帕金森病具有重要意义。
发表评论
帕金森病中静止性震颤成为标志,因其是特定脑区病变导致肌肉不自主抖动。
帕金森病中静止性震颤之所以成为标志,因其为特定脑区退化导致肌肉不自主抖动。
添加新评论